为推进文明乡村建设,讲好“优秀党员”和“时代楷模”故事,2023年7月8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城乡建设学院“夏堇·乡村规划建设献策实践队”在九江市都昌县亮星村展开现场探访调研,探寻属于亮星村的优秀党员和时代楷模,弘扬榜样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藏在村民身边的“好楷模”
“是不是楷模不清楚,乡亲们说起咱叔那都是竖大拇指”“老方办事公道,没私心”“老方同志是个好同志”“村民有什么事都愿意问他”“村里面论辈分论人品都得属方叔”……在亮星村的探访调研中,村民们不一样的形容,最终都汇成同一个名字——方守忠。在与方守忠取得联系后,实践队也有幸聆听他讲述初心故事。

五年驻军营,青春热血守海疆
“亮星村是我的家,我离开小家是为了保卫大家”。方守忠是土生土长的亮星村人,年幼时父母便相继离世,他是在亲戚和街坊邻居的帮衬下长大成人。在那个年代,村民的无私帮助也造就了方守忠知恩图报的品格和胸怀大家的家国情怀。1970年,17岁的方守忠怀着赤诚之心申请参军入伍,来到福州军区某警卫连,以青春热血守卫祖国海疆。彼时,海疆自然环境恶劣、物资也比较匮乏,生活艰苦,但对于少年方守忠来说,最不怕的就是吃苦。在回忆这段峥嵘岁月时,他眼里熠熠生辉,不禁自豪地说“在部队里别人都觉得训练苦,而我最爱的就是苦练”,正是这种“找苦吃”的精神,让他能够不畏艰苦,专心训练,并两次获得连级嘉奖。
在与实践队谈到军营生活时,方守忠感叹着时代的变化,叮嘱实践队队员们现在更要“珍惜时光,把握时代机遇,争取大显身手”。


半生站讲台,三十七年坚守乡村教育
“我所做的都是些平凡的事情,要说比较自豪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无论当年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也都还记得我”。退役后,方守忠先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工作,后听从组织安排,返回家乡,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三汊港镇亮星村小学任教。乡村小学,最大的困难就是师资匮乏,为此,方守忠一人就担着三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常常是这节课刚给一年级上完,下节课立马接着给三年级上,学校里连轴转。成家后,方守忠为了添补家用,下课后还得立马赶到地里干农活,变成了学校里家里一起连轴转。就这样忙忙碌碌,勤勤恳恳,方守忠“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7年。37年来,他为一批又一批孩子铺好了走出山村的路,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在与实践队聊到自己的乡村执教经历时,方守忠老先生平淡地讲到“教书上课就像在地里种田,春天你播下种子,秋天收获了,用不着你去到处讲,看着孩子们长大成才就好”。

一生忠于党,五十年初心不改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是一名乡村教师,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想为大家再做点什么”。退休后,方守忠本可以安享晚年,可他却好像“闲不住”,虽然不在岗了,但仍然坚持义务在乡里讲学,时刻关注村里小学的发展情况,持续散发着光和热。

“我是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现在已经是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方守忠老先生骄傲地向实践队员展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谈到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他说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是为了建设新中国,更是为了服务人民,为了报答党和人民。

戎装在身,则刻苦操练,挥汗沙场;为人师表,则以身作则,为国育才,方守忠说这是他的使命,而无论在哪个岗位,给予他不竭动力的正是他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如同光指引着他,照耀着他。“同学们,希望你们有理想有担当,能够明辨是非,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服务人民,奉献祖国。”临别时,方守忠老先生表达了对实践队员们的期许。看着方守忠老先生远去的背影,实践队队员们无不感慨万千,大家表示:一定要学习方守忠老先生“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精神,把握历史机遇,立志高远,脚踏实地,立根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文/张金丙、李捷、付靓楠 图/陈飞妃、周淋淋、张金丙、李捷、付靓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