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数字校园
  • |
  • 办事大厅
  • |
  • 电子邮件
全文搜索

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校村共建协同发展(黄亮、张先河、张天明)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30    点击量: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校村共建协同发展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党建典型案例采撷
黄亮 张先河 张天明

2021年,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党委启动定点帮扶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杨洲乡杨洲村工作。杨洲村濒临庐山西海,属武宁县东大门,305省道穿境而过。全村325户1375人,其中脱贫户50户104人,“三类人群”5户13人,低保41人,特困13人。近年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党委勇担使命、尽锐出战,全力组织定点帮扶、攻坚克难,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杨洲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学校党建引领、人才智库、服务社会职能,以建强组织聚合力、振兴产业助增收、争资争项办实事、校村连心谋幸福等有效措施实现协同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打造“校村”共建样板,取得了良好成效。

学校连续两年获评九江市定点帮扶“先进单位”。2022年,学校报送的工作案例“聚力‘12345’,振兴西海畔杨洲村”在全国职业院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征集与遴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案例”。学校报送的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驻村帮扶‘五度五行’模式研究——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例”经专家评审,确定立项为全国职业院校巩固扶贫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协作联盟研究课题。学校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被评为2023年度省级“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干部”(全省百名)。

党建引领

建强组织聚合力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分管校领导具体指导、工作队驻村帮扶和党员干部结对联系的“三级”工作体制,将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工作与学校党建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学校党委凝聚“校村”党建合力,精心选派第一书记和青年职工党员组成驻村工作队进驻杨洲村,充实杨洲村党支部力量,搭建“校村”党组织对接桥梁;建立健全学校各二级党组织与杨洲村党小组互联共建工作机制,聚焦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积极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学校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严格贯彻落实校党委工作部署要求,按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总要求,积极协助村“两委”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例会学习机制,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提升干事创业信心和能力。同时,帮助组建党员先锋队,创新实施无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以惠民、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获得了村民的信任和信赖,凝聚起杨洲村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

聚力发展

振兴产业助增收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自定点帮扶以来,学校党委书记刘彪文带领校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杨洲村开展实地考察和调研,现场调度推进杨洲村产业振兴,指导开展帮扶工作。学校累计投入百万余元帮扶资金,助力杨洲村基层设施和产业建设。杨洲村生态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发展蕴藏潜力,现已布局罗汉果种植加工基地、美国山核桃种植基地等项目。

结合村情实际,汇总学校驻村工作队的实践调研和研究思考,学校党委指导提出“聚力‘12345’,振兴西海畔杨洲村”的行动计划,坚持“一个思路谋发展、两大领域夯基础、三条渠道畅路径、四项职责共担当、五行模式筑合力”的校村共建目标,精心打造杨洲村“一坪一路农文旅环经济带”,向村“两委”提出建设“十四五”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工作建议。

学校驻村工作队全面融入杨洲村产业发展,成功申报2023—2025乡村振兴项目库精品规划产业项目400余万元,中蜂养殖、蜂蜜加工基地建设、库湾水产养殖等精选项目全面开花。

倾情民生

争资争项办实事

学校党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探索开展“民呼我为”的民生问题反馈协办机制,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建立乡村振兴民生项目清单,履诺践诺,持续推进“一事一议”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法律明白人”广场创建等项目建设落实落细落小。其中,学校援建的“法律明白人”广场以村内原有设施为基础,融入法治文化元素进行设计规划,承担与村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工作,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学校驻村工作队始终牢记“负责任、有担当”的使命,以“夏季大练兵”和“秋季大会战”行动为契机,持续抓实脱贫人口增收工作,抓好脱贫户生产经营性净收入占比、人口收入增速等数据监测工作;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着力推动道路提质改造、新农村建设、“厕所革命”、环境整治、庭院提升、童心港湾建设等一件件民心事烦心事得到解决,赢得了村民的认可。

“学校驻村工作队来到村里,帮我们解决了孩童玩耍道路防护安全问题,现在出行更加方便了,夜晚路灯比之前更亮了,广场建起来了,周边环境也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啦。”村民们如是说。

情满杨洲

校村连心谋幸福

为强化校村工作联系、情感互通,按照“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总体要求,学校党委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与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常态化结对帮扶工作制度,定期上门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等关爱活动。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学校党员干部以“一季一通电话、一年两次入户”的扎实工作走进了帮扶对象的心里,获得了村里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学校驻村工作队常态化上户走访,开展防返贫监测,重点关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关心关爱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日常保持和脱贫户、“三类人群”以及困难村民的沟通联系。积极与村“两委”肩并肩,共同奋战在基层一线,在疫情防控、建立完善各项政策台账、“三类人群”识别纳入、反诈APP下载启用、协调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电商平台构建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村脱贫户和“三类人群”等纷纷表示,“把这么贴近关爱老百姓的驻村干部派到杨洲村来,他们经常上户送米送油送温暖,还帮助代缴‘惠浔保’,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我们更要自力更生,听党话、跟党走”。

彰显力量

协同发展结硕果

学校党委积极推动学校党建深度融合乡村振兴,凝聚校村党建合力,以“聚力‘12345’,振兴西海畔杨洲村”党建引领“五步”工作法,打造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新模式,结合“十四五”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提出“职教融合,知行合一:五诀五色绘就多彩杨洲”的振兴蓝图;以“三领三设”为切入点,聚焦乡村治理重点,创建“党建+乡村振兴”品牌。通过多维路径,立体式全景升级“一湾两线三区”的整体发展规划,致力于发展成为生态农旅综合产业示范区,着力建设“十四五”乡村振兴示范村。

杨洲村福鼎白茶培育、高质量蔬果合作经营等产业发展项目全面发力。村产业发展实现了从“一”到 “多”、从“多”到“精”的突破,迈进产业振兴、乡村发展的快车道,以家门口的产业经济发展带动了30余户脱贫户和百余名村民实质性增收。国家衔接资金、专项债项目、美丽示范村建设及“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持续落地实施见效,如今的多彩杨洲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亮丽画卷。

通过高位推动、校村联动、情感互通等经验做法,学校党委不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凝练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凝聚起强大工作合力,较好完成了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的阶段性工作。新时期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以“内外驱动、三链贯通、五力汇聚,建设大美杨洲”的规划展望,深耕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以校村共建为基础,积极探索校村合作育人路径,以“大学生文旅研学基地”“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基地”等建设为重要桥梁,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工作新格局,谱写校村合作、双向奔赴的新篇章。

(黄亮 张先河 张天明)


文章链接:中国教育报电子版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10/26/content_63051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