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升,6月13日下午,第二期非遗(剪纸)技艺研习训练营在八里湖校区行政楼报告厅顺利开班。新学员及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团委徐颖主持。


校团委副书记廖国臣在仪式上致辞。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丰富校园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修养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此次训练营旨在通过剪纸艺术带领大家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让更多青年学生近距离了解、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最后,他对学员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学员们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提升专业水平,潜心钻研、不断创新,为赓续传统文化贡献力量。随后,徐颖介绍了研习的具体安排与要求,周雯琪同学代表新学员发言。

开班仪式后,瑞昌剪纸市级传承人陈梦梦老师以“走进剪纸艺术,感受非遗魅力”为题带来了开班第一课。她以窗花、粽子、石榴等生活中的常见元素作为切入点,巧妙地将剪纸艺术与节日文化相结合,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剪纸不仅仅是装饰,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记忆。她详细讲述了中国剪纸的历史、派系和分类,聚焦瑞昌剪纸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传承现状,现场赏析了瑞昌剪纸作品,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陈梦梦老师还重点讲解了剪纸的表现技巧,通过现场演示,向同学们展示了剪纸的基本刀法、构图方法和色彩运用等技巧,呈现了一场关于中国剪纸艺术的文化大餐。

此次非遗(剪纸)技艺研习训练营将持续4个月,分为课堂授课、参观体验、寻访调研、分享研讨、成果展示五个模块,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让学员们感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拉近同学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让同学们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剪纸的魅力。接下来,校团委将持续推进各项研习模块,不断提升我校大学生文化素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财院力量。
(文/图 徐颖)编审:余曼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