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数字校园
  • |
  • 办事大厅
  • |
  • 电子邮件
全文搜索

首页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知行合一助振兴:工商管理学院学子永修龙虾基地探秘农耕新力量

来源:工商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09    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7日,工商管理学院“农耕”文化分队深入“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永修县的小龙虾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了一场以“农耕文化”为主题、贯穿“学、讲、研、践”全链条的沉浸式实践教学活动。

学:守住粮仓根基,稳固国安命脉

活动前,工商管理学院精心组织参与学生进行了扎实的理论学习。系统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理解“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大意义,以及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作为财经类高职院校,要充分弘扬农耕文化中蕴含的精耕细作传统、应时取宜智慧、勤俭节约美德等宝贵精神财富,将其与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相融合,为实地调研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知识基础。

讲:田野思政引领,明晰责任担当

在江西润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田间地头,朱欣成结合乡村振兴,为师生们上了一堂深刻的“田野思政课”。他引导大家将书本上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与眼前鲜活的 “稻虾共生” 产业实践深度融合,深刻体悟“知行合一”的真谛。朱欣成高度评价了 “一水两用,一田两收” 模式在保障粮食安全与提升经济效益方面的成功实践,认为这正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他认为,“产业蓬勃发展、模式创新增效令人欣喜,但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坚决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农田是我们的生命线,一寸也不能侵占!” 朴实的语言为活动注入了鲜明的价值导向与沉甸甸的责任担当,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发展任何产业都必须以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为前提。

研:聚焦产业前沿,解码振兴密码

带着“知行合一”的探究目标,师生们深入产业前沿。在江西润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家紧扣龙虾产业链核心环节,与负责人陶志城深度交流,不仅剖析发展机遇与挑战,更着重理解“稻虾共生”模式如何将农耕智慧转化为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在虾谷集团,大家系统考察现代化运营体系、规模效应及枢纽功能,重点聚焦其如何通过高效物流网络与市场整合能力,实现“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有效提升价值链、赋能乡村振兴。虾谷的实践,生动诠释了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农耕新力量”在驱动产业升级、释放乡村活力中的关键作用,为师生提供了知行互鉴的鲜活案例。

践:交流碰撞火花,青春智绘蓝图

实践归来,思考深化。在工商管理学院开展的专题心得交流会上,同学结合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视角,深入剖析永修龙虾产业的成功密码:从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到成本控制与精益管理,再到产业链整合与物流优化,多维度分享了调研真知。武丹书记高度肯定同学们的思考深度与实践热情,并寄予厚望:鼓励大家将“行走的课堂”收获转化为服务地方、振兴乡村的具体行动,同时要求将实践成果带回所在团支部、班级,并深入社区、村委会进行宣讲,让永修经验惠及更广,激发共绘蓝图的智慧力量。 同学们备受鼓舞,决心将青春智慧挥洒在赣鄱田野,为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画卷贡献坚实力量。

此次精心设计的“学、讲、研、践”一体化研学活动,是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扎实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打造“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创新实践。学院将积极整理此次“农耕文化”线路的实践成果,展现学子行走赣鄱、感恩奋进的青春风采。

(文/邹珊珊  图/张晨星、蔡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