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会计专业学子精准把握行业趋势、明晰职业方向,2024年10月21日下午,会计学院在八里湖校区会堂面向全体2026届毕业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暨就业动员大会。本次活动重磅邀请财税领域实战派专家姜慧萍坐镇,作为主讲嘉宾为参会者提供体系化解决方案,为大家深度拆解行业核心议题。学院党政领导及各专业教师全程参与,与毕业生共同聚焦 “数智时代会计人才就业竞争力提升”主题。

讲座伊始会计学院副院长谭玉林发表动员讲话。他从“宏观形势+学院实践”双维度展开,首先分析当前会计行业发展态势:随着数智化转型加速,传统财务岗位需求结构调整,“财税一体化”“智能财务运维”等新型岗位缺口扩大,既为毕业生带来挑战,更提供了转型机遇。
谭玉林副院长分享了往届毕业生就业数据,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源于 “专业能力与行业需求的高度适配”。他强调,学院精心策划此次讲座,核心目标是为学子搭建“业界专家直连”的交流桥梁,帮助大家跳出“单一知识学习”误区,主动构建“专业技能 + 数字化能力+职业素养”的三维能力体系,切实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他鼓励毕业生“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将个人职业规划与地方产业升级结合,在服务区域经济中实现个人价值。

作为业财税领域深耕十余年的专家,姜慧萍以“数智化浪潮下会计人才的职业破局之路”为主题,带来干货满满的指导。首先从企业实际需求切入,深度剖析当前就业市场的“供需匹配关键点”:传统“记账型”会计岗位竞争激烈,但掌握大数据财务分析、智能财税系统操作、财税风险管控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企业争抢的核心资源。结合自身服务的20余家大中型企业案例,她具体列举了新技术催生的岗位新需求 ——如“财务数据分析师”需熟练运用 Python工具,“智能财税顾问”需精通电子发票管理、税务数字化申报等,让毕业生对“数智会计岗位”有了直观认知。
针对“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姜慧萍给出可落地的建议:一是树立“先就业再择业,以实践促成长”的就业观,避免陷入“追求完美岗位而错失机会”的误区;二是制定“五年职业发展执行计划”,明确在校期间需掌握的数字化技能(如财务软件操作、税务筹划基础)、入职后 1-3 年的成长目标;三是注重“软技能培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是职场长期发展的核心支撑。分享过程中,姜慧萍还结合身边 “从普通会计成长为财务总监”的真实案例,生动诠释了“精准定位 + 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极大提振了毕业生的就业信心。

此次就业指导讲座暨动员大会,是会计学院推进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学院“校企协同促就业”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后续学院将围绕“精准化就业服务”开展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化与行业优势企业的合作,共建“实习 + 就业” 双基地,为毕业生提供“沉浸式” 职场实践机会;二是创新“企业导师 + 专业教师” 双指导模式,邀请企业专家定期开展简历优化、面试技巧、职业规划等专项辅导;三是针对“数智会计”岗位需求,增设《智能财税系统操作》《财务数据分析》等实训课程,帮助毕业生提前适配岗位能力要求。会计学院将持续以毕业生需求为导向,通过 “校企联动、课程适配、精准辅导”三维发力,为2026届毕业生搭建从“校园”到 “职场”的无缝衔接桥梁,助力学子在数智财经时代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会计人才。
(文/图 郭艳蓉、宋振宇)